余生长短
随着年纪的增长,谁都避免不了疾病缠身,年少时说过要笑看人生的,当你我置身其中时,勇气和毅力难免不会被时间慢慢侵蚀。自从爸爸的病情加重,前后跑了几趟医院,待出院后的这些日子,只见他总是静静地坐在木沙发上低头不语,长时间凝视着脚下的地板,似在思考,抑或是在害怕?看着他萎靡不振的神情,家人不断给予鼓励,情急之下不得已训斥一番。确实,老人就似个孩子,照顾是需要耐心和威严的。
除了定期到医院开药,家人还打听到一位老中医,于是带着爸爸前去就诊,至今已记不清去了几次,从未间断。说起中药,都知道是将多种草木根叶按比例搭配,用瓦煲煎水饮服,而这家中药馆改良了传统煎药的方法,草药被加工成颗粒,只需加热水泡几分钟即可,省去不少麻烦事。中医和西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医是循序渐进地调理身体,急切不得,要有病去如抽丝的心态,至少维持着一个转好的趋势也就心安了吧。
金刚经21-32品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译:“须菩提,你不要以为佛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呢?”“如有人说佛有所说法,那他就是在诽谤佛,就是不能理解佛法的缘故。须菩提,所谓说法,其实无法可说,只是说他在说法。”
金刚经11-20品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译:“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有无数沙粒,每一粒沙再做一条恒河。你想想,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来多不多?”须菩提说:“很多,世尊。”“只算恒河,尚且多得无法计算,更何况河中的沙粒呢!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善女用可填满你所住的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男善女在这部《金刚经》里,不要说讲全部经文,甚至只领受执持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解说,这样所获的福德,就比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福德要多。”
金刚经1-10品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心经全文注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翻译]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
丑苹果
拿起一个茶几上的苹果,拳头般大小,皮是淡淡的紫红色,其中点缀着青黄斑点。不像平日在水果店内看到的令人垂涎欲滴的模样,它的面上似蒙了层灰,暗淡无光。用纸擦拭后仍旧如此,随口说道:”这么丑的苹果!”坐在一旁的老妈瞅了一眼,说别看这种苹果长得丑,好吃着哩。
我不以为然,削去苹果皮后,咬上一口,果肉很脆,清甜可口,那滋味似曾相识,不禁让我回想起往事。那是2016年的初冬,和朋友一行到山东沂蒙山区,清晨,踩着被一层薄薄的冰霜覆盖着的枯草泥地,沿着弯曲的小路往山里走,路两旁栽满了苹果树,山脚下的果农摘下几个苹果塞给我们品尝,握在手中能触摸到经过一夜霜冻的冰凉,那种透心的脆甜至今记忆犹新。丑苹果亦是如此,其貌不扬,却能留下深深的印迹,令人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