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了
清闲了许久,堆积了许多工作,近期各工地终于陆续复工,我马不停蹄地到四处转悠着,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家里往沙发一靠,静静地刷着微博,国内疫情渐渐好转,各省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凯旋,甚以欣慰。截然相反的是,国外病毒感染人数爆发式地骤增,不无忧愁,唯虑前往各疫情国的工作人员,愿她们平安归来,也愿热爱和平的人士早日脱离困境。至于某些国家的现状,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话虽不近人情,但对于不爱惜生命的人,又何需他人劳心劳神地替之“杞人忧天”。
越是处于困苦中,越要保持清醒,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积极面对厄运,静心思量,恰是自省的好机会。路经朋友处,小坐片刻,寒暄几句之余,话题不由地扯到当下的疫情,平日里极少关注国外的动态,此时皆能侃侃而谈。这疫情就像照妖镜,让人看清了世间污垢,明辩了事理,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制度与政策在矛盾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着,回顾疫情爆发后的种种,相较国外,心生感慨,身为吾国之民,满怀的幸福与自豪。
三月的艾草
晴空万里,微风徐徐,正值踏青的好时节,独自徘徊于家中,一时间不知如何消磨周末的闲暇时光。往年此时,家人朋友相约到山林田野间采摘艾叶,为的是烹制艾叶糍粑,这是江南客家人的叫法,后来方知它有一个趣味十足的名字,青团。近期,举国上下的百姓“赋闲”在家,至今谨慎小心,不敢乱入聚众之所,荒芜之地亦鲜有人前往,想必三月的艾草疯长。唯有仰望苍穹,想像着那一片郁郁葱葱的艾草,宛若嗅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沾满泥土气息的青草香。
窝在阳台边上的木沙发里,和煦的阳光笼罩了全身,空气中残留的寒冷渐渐消散,唧唧啾啾的鸟鸣从远处传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给宁静的周末增添了些许跳动的音符。手中握着一本书,一本阅读了数月的书,效率之低自惭形秽,不禁莞尔一笑,继而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以求弥补内心的空虚与遗憾。倏尔又心不在焉地合上书,起身伫立愣神,凭窗眺望春日的景致,仿佛听见了风的呼唤。
安宫牛黄丸
姐姐拿来一颗安宫牛黄丸,让我收藏好,说是以防不备之需,询问了价格,七百多元,着实令人咂舌,莫不是传说中的仙丹。药丸的包装倒是精致,六边形柱状铁盒,朱红色漆面,面上赫然印着北京同仁堂字样,掀开盖子,内部还有一铝质密封层,需要拉起铝环方能开启,罢了,收起欲一睹此物尊容的好奇之心。合上盖子置于掌中端详,包装盒上标注着药丸成份,皆是些平日里听过的中药名,估摸着唯有那牛黄较为稀少珍贵吧。药丸重量3克,保质期5年,敢情仙丹也是有使用期限的。
记得一部电视剧的台词,说的是村里的郎中感慨草药的功效:“……还是山里野生的草药好哇!……”一句平淡无其的话语,却在我每次触及中药的时候于脑海中浮现,想来并不全无道理的。几年前,表姐来我家小住,主要缘由是苦于长年淤积的顽疾,前后不知吃了多少药终不见疗效,家人打听到一位中医,于是叫她不妨来这边看看。表姐每次看病回来都提了几包药,价格不菲,据说是药房的草药皆是精挑细选的,不知真假。既来之,则安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病疾虽未痊愈,但表姐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草药的优劣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讲究,就像淮山和山药看似一样,但淮山的药用价值更高一些。
又见木棉树
下午去当地的小学办事,大门处有一位老师值班,询问了事由后让我做了登记,当然少不了检测体温,非常时期,学校自然是不敢大意的。此时的校园显得空旷宁静,漫步于校道,微风徐徐,耳畔不时传来树枝在风中摇曳的声响,惬意至极,宛若置身山野般安然恬静。
临行时,于楼上向外张望,一抹艳红映入眼帘,不禁收缓脚步看个仔细,一棵约摸三层楼高的木棉树耸立于球场旁,不觉间,又到了花开的时节。记忆里见过的木棉树都是高大的,它与其它树木一样的不起眼,平日里未曾觉察到它的与众不同。夏日的木棉树拥有茂密的枝叶,形成了天然的树荫,是乘凉的好地方,秋冬逐渐褪去满树的枯黄,裸露出魁梧的枝杆。待到春日雨露的滋润,木棉树在冬日里蕴藏的力量被唤醒了,苞蕾迸发,红花绽放,满树的火红色,热情洋溢。
《我们俩》
昨日观看了一部影片《我们俩》,一个来北京上学的女孩,穿着绿色军棉袄,迎着漫天的飞雪,登着自行车穿行于街头,脸颊冻得通红,她打听到一处四合院有适合的房子出租,于是满怀欣喜地前往。四合院简陋得可以用凋零破败来形容,一位孤独的老人静静地端坐在房子中间的布沙发上,对女孩的到来不屑一顾,得知女孩的来意,老人并没有舒缓脸上的冷漠,经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女孩还是决定租下房子。看到此,影片颠覆了老人在我内心里和蔼可亲的形象,于是关了播放器,不知影片中老人的一生经历过什么,令她变得如此狡诈无情,同时揣度着那个柔弱的女孩必定受尽刁难。
拥抱生活
昨夜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洗去了世间的尘土,给周遭的景物增添了几分饱和度,露出物体原有的色泽,绿的绿,红的红,黄的黄,格外分明。换上了绿装的榕树,抖落了经冬的枯枝败叶,飘落在残留着水迹的油柏路面,零零散散地躺着,冬日的忧伤遮不住春的明媚。空气里弥漫着的湿润令人身心舒畅,宛若置身于山林间,雀跃的鸟儿于树梢间传来悦耳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万物复苏了。
街上的店铺陆续拉开沉重的卷闸门,穿梭于马路的车流明显增多,吵杂声不绝于耳,小镇逐渐恢复着往日的热闹。路上的行人皆戴着口罩,巷口仍有防疫工作站坚守,进出公共场合依旧需要检测体温,这一切已经融入了近期的生活,但它扺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