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

博文 | 2016年02月04日 | 浏览:969

      前几日寒潮来袭,和家人合计着去南雄梅岭游玩,一是走古道、赏梅花,这是曾经读书时的愿望,至今从未忘记过;再就是希望能遇上一场雪,即便雨夹雪也算圆了一个心愿,作为广东人,每到冬季也就这点期盼了!

        翌日,起了个大早,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了内心的小小兴奋,简单洗漱一番便挎上背包便出门赶公车了。车站到南雄一百多公里,耗时一个半小时。路上风景甚是乏味,平坦的水泥地弯弯曲曲向前延伸没有尽头,前后见不到几辆车子,路两旁忽现稀稀疏疏的庄稼地、菜园子,还有几处荒废的耕地野草丛生,估计是主人家在外找到营生的活计而无瑕打理这片土地。远处一座断层岩山峰跳进视线范围,忙惊喜地举起手机抓拍,还未来得及按下快门,车子呼啸而过,山峰便没入丛林,一时懊恼手足笨拙而错失良机。

        一路上,大致经过十来个村落才到南雄,环境比想像中的荒凉,新时代与陈旧的建筑交错屹立于这座小城,沙尘随风扬起,隐约诉说着曾经的历史痕迹。

        转坐去梅岭的小巴,车里出乎意料地挤满了人,大多数是小年青,兴奋之情挂在一张张青涩而朝气的脸上,嘻笑不断地侃大山,一扫车厢内的沉闷气息。一时间嫉妒的情愫在心头滋生,多么令人感叹的豆蔻年华!我侧过头向车窗外望去,路旁间隔有秩地栽着些许梅树,满枝头白色的花,有的还未曾开花,印象中梅花是红色的,难道还未到开花时节?!

        残破的车摇晃了约摸半个小时才到梅岭,下车便看到高耸的大门,门后方诺大的广场停满了小车,慕名而来的游客着实不少!跟随着人群流动的方向行至山脚路口,只见高低不平的小路顺势而上,弯弯曲曲延伸至梅关古道。小路两米见宽,由大小不一的石岩块拼铺而成,脚踩在上面,掌心有明显的压迫感,走得甚是艰难,稍不留神便人仰马翻。

        好不容易到了梅关古道入口,才发现古道的路面亦是如此,略显变得陡了些,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向前方望去,人头攒动,老人、孩童、情侣,还有扛着摄影设备在上下左右比画取景的摄影爱好者,好不热闹。古道两旁栽满梅树,山上雨水汇成小溪沿古道旁潺潺流下,奏着大自然的乐章,好不欢快!唯独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梅花未开,只见一片片白色的、几株黄色的梅花,再难觅得一些红色,谈不上花团锦簇争纷斗艳的景致。走走停停,到了山顶,一拱门立于眼前,上面镌刻了五个字--岭南第一关,话说陈毅曾在此待过些时日,“梅岭三章”写的就是这里。过了拱门就到了江西大余地界,寒风刮得更为猛烈,气温也明显低了许多,除此之外,并没有迥异的差别,大概是梅花未完全盛开,亦或是没有下雪的缘故。古道并不算长,只因路面崎岖不平,前后用了两个小时才走了个来回。

        算好了回去的时间,下山后没有过多的逗留,直接坐车到了车站。在附近找了家饺子馆吃了碗饺子,热情的老板娘端上一小盆刚出锅的小菜,很普通的一小盆烂熟的黄豆,却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沁人心脾,夹一小撮放入口中嚼上一嚼,糯糯的,甚是好吃,真是意外的惊喜。离开这座小城,买了三只腊鸭,虽不爱吃,却是送礼佳品,也算不虚此行了。

关于网站 | About
  •   徜徉在粤北的天空下,小心翼翼地拾起且行且珍惜的余生,筑一个巢,安放飘忽不定的灵魂。
  •   版权声明:本站“日记、博文”分类的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摘抄、笔记”分类内容来自网络,仅作学习、分享,无商业用途,若有损害原作者权益,请邮件告知,本站会及时删除。
  •   邮箱:mydes@qq.com
  • 文章 | Article
    控制面板 | Control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朋友们 | Friends